仁和医院服务热线: 0731 - 8504 5120

  • 欢迎您访问长沙仁和医院官方网站,祝您安康!

员工来文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+ 员工来文 +

仁和的那些事和心态

斗转星移,从初出学校到中建五局中心医院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有10年时间。常常称呼新同事为小朋友;偶尔会斟酒叙叙往事,高谈筒子楼的故事。这十年有过很多的第一次,第一次管病人,第一次单独上夜班,第一次主刀做手术……。每个第一次都有不同的心情,没有日记,或许记得,但大都遗忘。作为医生,不管什么专业,患者因为肿瘤或者其他疾病导致的“必然的”死亡,多数在脑海中不会有记忆。但是因为某一些特殊原因而导致某一个生命的逝去却会铭记在心,一是因为不寻常,二是因为它以生命作为教训。      

时间回到大约6年前,一名来自株洲攸县的45岁的女性患者,偏瘦。肝脏巨大肿瘤,海绵状血管瘤可能性大。肿瘤长度超过40CM,进入盆腔。因为患者有意在我们这手术,经过术前讨论,所谓的术前准备以及外院主刀肝胆专家的评估,认为手术可行。接下来是安排手术。手术下午两点半开始。按计划消毒,铺单,切皮,进腹,分离肿瘤组织。作为助手的我,不停地吸干净创口上渗出的血,以显露创面。具体的吸走多少毫升没有注意,手术正式进入真只有不到一个半小时,手术视野已经看不到具体在哪出血了,只看到暴露出来的脏器空隙中间不停地有血往上填,抽吸干净用不了几分钟又满了,压迫止血不起作用。很明显DIC发生了……。血压下降不能维持。最要命的是术前只备了2袋的浓缩红,1袋血浆。对于大量失血患者,没有血浆,凝血功能能不能维持,红细胞起不了作用。血浆没有了,血浆没有了,巡回在通告。停下手术,及时补充血浆,或许血压逐渐能够恢复,但是远水不能解近渴,血氧,血压急速往下掉。当时的心情真是无法形容,多希望自己能想尽一切办法取上几袋血浆,真是恨自己术前没有充足的准备。DIC发展很快,错过最佳时机,一切的抢救显得那么低效。最终在四点半左右停止了抢救。心情如此的灰暗,从来没有过如此的沮丧,手术室的空气是沉重而凝固的。因为后续的工作,一直待在手术室没有出来。这是第一次我直接在手术台上面对死亡,一个人待在角落不愿意说话,不愿意交流。心里却在不停地设想:如果不接这手术……如果更加充分的术前准备……如果用其他的手术方式……….如果……….,但是所有的都已经晚了,思绪疲惫,不愿继续假设。

后续工作医院领导早早已经分层次介入了,六点多与患者家属交底,院办各个办公室、会议室,灯火通明。对于我来说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事情会如此突然的降临到自己身边。因为患者是外地人,我想自己应该不至于受到身体伤害,但一直在想医院会以什么方式和策略来处理这个事情,明天在大厅或者大门前会不会有鞭炮,有横幅,会不会鸡犬不宁。会不会有负面的新闻报道。想想该来的终究会来,就这样在忐忑中熬到了晚上9点,院领导通知所有当事医护人员回家休息。回到家中没有向家人多说,心虽然还挂在那但也不敢打听处理进展情况,每个当事人都出奇的默契,都保持沉默没有相互过问。当晚不知道睡了多久,只知迷迷糊糊似乎没有真真睡着。

    第二天很早就起来了,没了睡意,不是因为查房,只为早一点跑到医院门前看有没有异样的变化。出乎意外,上班工作人员的脚步匆匆,没有驻留,没有聚集,没有讨论,没有窃窃私语,没有异样的眼光,于平日毫无两样。我想昨天出了当事的一部分人应该没有几个人知道发生了什么,悬着的心终于踏实的落地,随后交班小范围通告结果。由衷敬佩医院那一群昨晚通宵工作的主心骨!!!